当前位置: 主页 > 违约责任 >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区别

时间:2015-04-13 09:06来源:未知 作者:漆律师 点击: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区别 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都是针对当事人一方在履行期到来前有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危险而设立的救济制度,二者的功 能相似,都可以有效防止损失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区别

     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都是针对当事人一方在履行期到来前有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危险而设立的救济制度,二者的功能相似,都可以有效防止损失的扩大,减少受害人的利益损失,平衡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实现公平原则。但是大陆法系认为,在清偿期到来之前,债权人并不享有请求履行的权利,因而此时并不发生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责任。因此,大陆法系不承认履行期前有违约行为,但为了先给付义务人的利益,避免先履行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失,由德国首创针对对方请求权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以贯彻公平原则。英美法系则显得较为灵活、实用。虽然在实际上,当事人一方在履行期到来前并没有履行的义务,不可能构成实际违约,但如果一方当事人明知对方已不能或不会履行义务,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阻止,却仍必须继续进行履约准备或继续履行合同,任由自己冒损失不断扩大的风险而无能为力,显然是不公平的。为解决这一问题,英美法系通过“法官造法”创制了预期违约规则以“有利于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制度。由于二者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思路不同,造成立法功能相同的制度在具体设计和操作上的差别很大。
    具体来说,两种制度存在着以下区别:
    1.两种制度的性质不同
    不安抗辩权属于抗辩权的范畴,用以对抗合同相对方的请求权,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利。预期违约是一种行为,属于违约制度的范畴,应适用违约的救济手段。
    2.两种制度适用的先决条件不同
    不安抗辩权行使的先决条件是合同义务的履行有先后之分,正是由于履行合同义务时间上存在差异,如先履行合同义务一方在履行合同义务后,存在可能得不到合同相对方对待给付的情况下,才形成不安抗辩权的问题,如果没有履行时间上的先后顺序问题,则会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与不安抗辩权无关。预期违约制度则没有履行时间顺序的要求,不论合同有没有履行时间上的先后,均可适用预期违约制度中止合同履行,寻求违约情况下的法律救济。
    3.适用的依据不同
    按照大陆法系合同的传统观点,不安抗辩权适用的主要依据是后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财产显著减少,有难为对待给付之虞。而预期违约则分为两种情况:适用明示预期违约的情形,是一方当事人明确肯定地表示将不履行其合同义务;适用默示预期违约的情形,是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客观事实表明其将难以履行合同义务。在这一点上,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4.过错是否是构成要件的不同
    按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观点,行使不安抗辩权无须考虑后履行合同一方有无过错,只要证明后履行合同义务一方在合同订立后财产明显减少即可,不论其主观心态。而预期违约的成立则考虑过错因素。在明示预期违约的情况下,合同一方明确肯定地表示将不履行合同义务,这是用一种明示的方式违反合同的约定,表明了行为人追求侵害合同相对方债权的心态,主观过错明显。在默示预期违约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提供履约保证,若在合理期限内,债务人不能提供适当的履约保证或不提供履约保证,则同样表示债务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有过错。
    5.救济手段不同
    不安抗辩权是法定的抗辩权,不安抗辩权赋予先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中止履行合同义务,若后履行合同义务一方提供履约保证,则应当恢复履行。若后履行合同义务一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提供适当的履约保证或未能恢复履约能力,则有权解除合同。而在预期违约的情况下,如前所述,受侵害一方可以选择四种救济方式,即诉讼或仲裁救济、解除合同、中止合同的履行、行,是一种单纯的拒绝权。由此可见,预期违约制度比不安抗辩权制度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
    正因为如此,预期违约规则才被《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所采纳。由于各国签署批准该公约,预期违约已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规则。
 
(责任编辑:漆律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